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紧急提醒:近期不要买、不要吃!已发现毒素超标!
发布日期:2024-06-24 16:12 点击次数:98
上周,陈先生一家人一起去了隔壁市的海边露营,之后在附近的大排档吃了不少海鲜,妻子对海鲜过敏所以没有吃。
没想到,陈先生和孩子吃完海鲜后没多久,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,之后还直接昏迷了。
这可把妻子吓坏了,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他们送去了医院。经检查,发现他们均是由于海鲜过敏导致的异常症状,经过治疗很快就康复了。
到底是什么海鲜,竟然有这么强的毒性?
一、官方紧急提醒:这种常见海鲜近期勿食
近日,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的海虹。除了秦皇岛外,早前有多个地区发生过海虹毒素超标的情况,还有群众因此而中毒死亡。
2017年6月,漳州漳浦县先后有30多名村民因食用贝类食物而中毒住院,通过检测发现均为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;2021年,唐山市也出现了2例海虹中毒案例,其中一位抢救无效死亡;
为什么贝类会毒素超标?
因为贝类食用了一种含有麻痹性贝毒的赤潮,在体内蓄积就会导致毒素超标。不过,这类中毒事件具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,一般在4~10月较为高发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种麻痹性贝类较为特殊,非常耐高温。普通的烹饪无法对其造成威胁,更不能解毒。即便是吃了完全煮熟的毒素超标贝类,也有很大的食物中毒风险。
二、这3种海鲜易受污染,尽量少吃!
海鲜是餐桌上的常客,其具有丰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,深受人们喜爱。但近年来关于海鲜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,水域污染严重导致海鲜的安全性也受到很大质疑。尤其是一些富含汞、铅等重金属的海域,所产出的海产品内里很可能也重金属超标。
长期摄入这类海鲜容易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,这3种海鲜较容易受到污染,日常尽量少吃。
1、鲐鲅鱼
鲐鲅鱼生长在近海水面上,很容易受到水面污渍的污染,导致内里的有害物质超标。且它的鱼血可能会导致过敏,一般鲐鲅鱼会用于腌制咸鱼。
2、梭鱼
梭鱼也是生长在近海的鱼类,一般会在咸淡水交汇处生活,如海水排污口。长期生活在这种地方的鱼,自然内里的污染物容易超标,且味道也不怎么样。
3、鳗鱼
鳗鱼会在河流、海洋之间迁移,生长过程可持续很多年时间,较长的生命周期让鳗鱼很容易成为寄生虫的宿主。尤其是一些来自于污水区域的鳗鱼,很可能会携带鳗鱼线虫。
三、想安全吃海鲜,5件事要先弄清
海鲜内有丰富的营养充分,对健康来说非常重要,在吃海鲜的时候要做好这几件事,避免因为不当的食用方式而影响健康。
1、避免食用变质海鲜
变质的海鲜内可能有大量组胺类物质,食用后会导致身体中毒。如鲜鱼应该眼睛清澈,腮为淡红色且没有明显行为,肉质很有弹性;虾类新鲜的情况下虾头应该是完整的,头身紧密相连;贝类最好要买活的,死掉的贝类内可能有大量病菌繁殖;蟹类新鲜的状态下,壳应该为黑青色、有光泽且腹部洁白。
2、不能马上吃水果
鱼虾蟹等海鲜内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成分,水果内有丰富的鞣酸,吃完海鲜后马上吃水果,容易影响身体对于蛋白质、钙质的吸收,还容易在体内与鞣酸结合生成难以溶解的钙,给胃肠道带来不良刺激。
3、吃海鲜前喝点热汤
海鲜属于相对寒性的食物,在吃之前喝点热汤、热粥可起到暖肠胃的作用,可预防腹泻、腹痛等症状出现。
4、食用海鲜要限量
每次食用海鲜的量不要太多,保持每日吃鱼虾类食物50~100g为宜,因海鲜内有大量的嘌呤物质,摄入过量对健康不利。
5、痛风患者少吃海鲜
海鲜属于高嘌呤的食物,嘌呤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较多尿酸,痛风患者食用大量海鲜容易导致病情发作,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、全身不适。
海鲜虽好,但在食用的时候有不少的注意事项,日常一定要注意上述的几件事。同时,购买海鲜尽量去正规场所,买到问题海鲜的几率会显著下降。
参考资料:
[1]《官方紧急提醒:近期不要买、不要吃这种海鲜!已发现毒素超标!》.广州日报 2024-05-23
[2]《官方预警:这种“高危海鲜”最近别吃了!毒素超标且无特效药》. 生命时报 2021-05-07